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神州祥瑞多 平波四海靖(二十八)(2 / 2)
后来崇祯皇帝虽然想明白了其中关键但为时已晚,东林党为维护自身利益处处与皇帝对抗乱加税赋,使得明朝财政彻底破产。最后崇祯皇帝临终遗言大骂朝臣误国,他也不想想这一切的因果来自崇祯皇帝自己。皇帝张平安也想平衡外庭权势,可惜的是张平安后宫里就没有一个太监,这让一结果皇帝张平安暗自苦笑。好在张平安政治斗争经验十分丰富,没有太监还有一帮与他利益相同的帝国勋贵集团。虽然这帮勋贵有时候目光短视,不见得每一件事都与张平安保持一致,他只需要这帮勋贵能平衡外庭势力即可。至于说服这帮勋贵支持他选择的继承人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张平安越来越有信心。不久,皇帝张平安招来赵国公古新,拿出了他的诏书让古新斟酌。这份诏书让中华朝廷诸位大臣讨论一个新成立的机构帝国功勋院,让大臣们议论一下这个功勋院的选址问题。
狡猾如狐狼的张平安抛出的这个议题,就没有打算让大臣讨论该不该成立的问题,直接让他们讨论选址就表明皇帝的决心已下。按照诏书所言,成立功勋院是用以安置哪些年纪大即将致仕的官员,让这些德高望重且有丰富朝政经验的官员在致仕后还能帝国朝政发挥余热。张平安深知,这人当了一辈子官特别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僚个个都贪念权柄,成立功勋院让这些朝堂老臣们监督朝政没有人会反对。这条政策不仅关系到即将致仕的官员,也为年轻官员今后的退路指明了方向,谁要是反对这道诏书他将成为整个朝堂的罪人,反对之人必将遭到所有朝臣们的责难。在皇帝的设想中,功勋院不但能监督朝廷大事,还能监督皇帝的德行。当然了,功勋院这个监督不包括他这个皇帝,而是专门监督继位者。
皇帝张平安为进入功勋院的勋贵们设立了门槛,只要是获得帝国伯爵以上爵位的人士都可以进入功勋院。同时,皇帝还设定了功勋院五百人的总额,由帝国朝廷拨付功勋院元老们的粮饷。由于中华帝国授予爵位的人数在一百人左右不足以支撑整个功勋院,张平安在诏书里分配个每个帝国行省和附属国一到二个元老员额,以地方推荐方式入选元老进而平衡各方势力。这样一来,中华帝国各属国和行省在朝堂就有了自己人为本地发声,同时也可以安抚藩属国的情绪。中华帝国属国除了南海四国是外姓人,其余各国的皇帝和国王都是张平安的儿子,张平安想借此拉拢地方势力。皇帝张平安还为功勋院行使权力制定了规矩,那就是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以多数同意来决策帝国重大事项。作为帝国最高掌权者的皇帝有否决功勋院决策,令功勋院对该事项重新讨论并进行投票。
要是功勋院元老再次投票该事项,皇帝就必须慎重考虑是否还使用否决权。特别是功勋院元老们在赞成投票人数达到七成后,皇帝无权反对功勋院的决定。皇帝张平安为限制皇族干政,特别在诏书中规定,藩属国推选的元老不得有皇族子孙。张平安还赋予了功勋院一个特殊权利,那就是皇帝驾崩后指定的继位人德行不足时可另立新帝。同样,这一条不适合他张平安,由他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功勋院不得否决。熟悉政治斗争的张平安知道,朝臣们要想从皇帝手中获得权利就必须要有妥协,这样才能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结果。正如皇帝张平安所料,他的这道诏书一交由朝议立刻引发朝政的巨大波澜,并引燃了朝臣们热议。皇帝张平安的车驾还没进入中原,离帝都长安还有数百里之遥,朝臣们就已经为成立功勋院达成了基本共识。
p草原黑暴 48920dexhtl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