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帝国的远征之路(七)(1 / 2)

加入书签

中华军白狼营都统领黄志遇到了想加入中华军作战的库尔德部族武装,同样的怪事还发生在其他地区作战的战兵营。中华军将领都清楚,帝国这场大战主要针对的是奥斯曼帝国,帝国皇帝张平安甚至一改往日做派都没有消灭波斯人。因而,这个难题只能上奏皇帝,让他作最后决策。此时的皇帝张平安在塞托湖主营思考下一步战事,他从前方斥候得到了奥斯曼帝国闭壁清野的消息,大致推测到敌人主帅的作战方略。只是张平安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中华帝国还不清楚奥斯曼水师战船在黑海的数量。毕竟黑海地域广阔,其东面可以有许多地方可供奥斯曼人登陆作战。要是敌人不停骚扰中华军后方供给辎重,这对中华军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同样,在奥斯曼帝国海峡防线中部还有一个马尔马拉海,要是敌方统帅也在此布下水师战船,对中华军来说威胁更大。别看中华军有五十多万战兵和数量更多的辅兵,要被动防守数千里的海岸,对中华军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中华军来此作战不是来搞防御战,一旦防御力量投入过多,其进攻实力将大为缩减。而中华军参谋长古新倒是对皇帝张平安的担心有不同看法,他给出的解决办法极为简洁。那就是用中华军数十年惯用战法,将骑兵按照千人哨分散在一个宽带的区域内,一旦发现敌军就以小股部队把敌人纠缠住,随后各部快速围拢聚歼敌人。参谋长古新根据获得的谍报认为,奥斯曼船队很少能带战马,因而登陆作战很有可能还是以步兵为主。

参谋长古新的谋划不仅给出作战方略,还在一些细节上做了补充和完善。参谋长古新打算从商队海船配备的五斤火炮调六百门过来,中华军八斤主力火炮和重炮都不适合快速移动,被中华军淘汰的五斤火炮倒是适合这样的运动战。听完古新的作战方略,皇帝张平安大为感慨。皇帝张平安认为,现如今他在很多方面已经不如古新,特别是在一些作战的关键问题上古新已经超越他这个统帅。只是皇帝张平安自认在战略上他还是高手,有他在前线中华军将士们的士气就会高涨。为此,皇帝张平安认可了参谋长古新制定的作战方略,并亲自下达圣旨征用海商联盟和四海商行海船上使用的五斤火炮。

至于各战兵营上奏,深受奥斯曼人压制的库尔德人强烈要求加入战争,皇帝张平安在权衡许久之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不过,皇帝张平安要通过一场痛快淋漓的战役,让库尔德人和波斯人臣服于中华帝国的威势。其实这场战役非常好选择,就是建立在一处小山之上的城池安基拉(也被称为安卡拉)。本来这座城池不大,守卫此城将领塞依夫违背了苏丹的命令,他带领五千战兵发誓死守安基拉。在安基拉城中还有八千多没来的急撤离或者是周围村庄前来避难的奥斯曼人,这些人大多数是老弱妇孺。要说这安基拉的地理位置还是不错,城池可以俯瞰四周山下平原。

以前的冷兵器时代,仅凭这个优越的地利数千人就可以抵挡上万敌军的围攻。特别是安基拉城内有水源,只要城里有足够的粮食,非常利于防守的一方长期固守。中华军三个战兵营数万人马将该城远远围困,并在安基拉城下扎下营寨。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下达圣旨,着令波斯人和库尔德部族前往安基拉城观战助威。中华帝国皇帝的圣旨威力无穷,近十万各个部族驱赶牛羊汇聚于安基拉城附近,中华军亲兵营杜叶河部早早地为这些部族划分好了观战区域,将这十万各族百姓调配至中华军战兵营中间。参谋长古新认为,安基拉城守军加上百姓不过区区数万人,中华军战兵营又封堵了安基拉城几个城门,在中华军重兵围困之下,城内的奥斯曼人想逃跑几乎没有可能。

随着中华军从南方波斯湾调集的火炮陆续抵达安基拉,皇帝张平安在亲卫营和近卫营的护卫下开赴安基拉城。当得知中华帝国皇帝张平安抵达安基拉的消息,在该地等候多日的库尔德和波斯人纷纷涌向东方道路两旁,他们都想一睹中华帝国皇帝的风采。尽管皇帝张平安从不喜欢张扬,为显示中华帝国大军的强盛,亲卫营全体骑兵披挂整齐,在通往大营的道路上构成了仪仗护卫。提前抵达前线的鼓手敲响了迎接战鼓,百人号角手吹出一声悠长的号音,在闷雷般马蹄声中皇帝近卫营骑兵二千前锋出现在人们视线。这时,三十个近卫骑兵快速前出,他们扬起手中长鞭连续抽出三声整齐响鞭。

前来迎接圣驾的各部族三百多长老们,在中华军亲卫营战兵指点下跪在土路边,用最虔诚态度展现他们对皇帝的臣服。各部长老们跪迎圣驾,他们部族百姓自然也跪成了一片,在方圆数十里的大地上密集的跪地人群,令骑在马背上的中华军将士们内心充满自豪。眼前的一切昭示着中华帝国的强大,而来自这个成果之人正是他们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皇帝张平安。安基拉南面炮营阵地上的数百门火炮,依次向山坡上的安基拉城开炮,他们向城墙发射定位实弹,也是向中华军统帅张平安表达敬意。特别是十一门新式重型火炮发出的巨响,将迎驾的仪式推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