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凯旋(二)(2 / 2)
安王心里恨的扭曲
贱人!贱人!这一朝得势的小人!
但面上,他却只能忍下所有憋屈,勉强挂出一个笑来,招呼道:“皇妹带征西军凯旋归来,父皇甚是欢喜,特命本王来迎接皇妹。”
安王一服软,宁国公、左相与身后百官也纷纷行礼:“见过元昭帝姬,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吧。”殷颂漫不经心的说着,笑盈盈看着安王:“元昭谢过皇兄了,更谢过父皇惦记,待元昭进宫见过父皇,再请皇兄入府设宴款待。”
“皇妹客气,皇妹离京深久,本王也是想念。”
两个人不咸不淡的说话,但安王却越说越憋屈!
比起旁人,他更能体会到殷颂态度的变化。
出征之前,殷颂虽然权势灼手,但毕竟根基不深,与他说话,语气更多还是以“皇妹”的身份,哪怕是假恭敬,到底也摆出个客气的样子来。
但现在,她言行举止中轻慢的姿态,已然凌驾在他之上!说着皇兄,却没有半点谦恭之意!
安王越来越火大,脸上的笑已经僵硬住了,仿佛下一秒就会变为一句扭曲的咆哮
殷颂漫不经心看着他
这么多年了,还喜怒形于色,没半点长进!
这样的玩意儿,若是没有机缘,白给他皇位也坐不上去!
老天曾经不开眼,给他送了个国师外挂,但现在估计是看他太不成器,已经彻底放弃了!
殷颂在安王快憋不住的时候,才慢悠悠收了话:“皇兄见谅,这一路舟车劳顿,孤实在乏了,一会儿还得去面见父皇,便先坐回去了。”
安王还能怎样,只能眼睁睁看着她重新坐回那恢弘威严的战车里,大门重新合上,如同堡垒般守护着她,绕过百官往皇城里驶去。
左相看着战车的背影,神色平静,宁国公脸色却是冷沉异常。
“你还看不明白么。”左相忽然道:“元昭帝姬,大势已成。”
宁国公脸皮子颤了一下,冷笑道:“你当你主子齐王就能好过?!”
“元昭帝姬凉薄,却不冷血,齐王与她无仇无怨,她便会记的兄妹的情分,无论如何,不会亏待我王。”左相轻勾唇角,显出些嘲弄的意味:“但是安王……呵。”
宁国公额角青筋一跳
更恐慌的是,他清楚知道,左相说的有道理!
安王与元昭帝姬,必然是不能共存的……
……
殷颂归京后第一件事就是面圣,皇帝很是高兴
这一个冬天,不断有人在他耳边说元昭帝姬拥兵自重、不将皇帝放在眼里,皇帝听的久了,心里也有些犯嘀咕,但现在殷颂回来,恭恭敬敬来他这里请安,言辞恳切表示自己没能早归的愧疚与思念,皇帝一下子就畅快了,又想起眼前这孩子可是给他带来无上荣光的大功臣,忙亲手将她扶起来,嘘寒问暖、表扬赞赏,很是表现一番自己的满腔父爱。
殷颂双目隐隐含泪
“战场腥风血雨、漠北荒僻难行,儿臣几次死里逃生,都以为再见不到父皇。”她轻轻擦拭着眼角,眼眶通红:“可儿臣又想着,儿臣不能退,父皇对儿臣寄予厚望,儿臣定要为父皇分忧,便是前面有刀山火海,儿臣也得闯过去!”
皇帝大为震撼,拍着殷颂的肩膀感动道:“有儿如此,乃朕之幸事!我儿实在受苦了!”
殷颂破涕为笑:“都过去了,这是儿臣该做的,父皇不要放在心上!”
陪皇帝作秀了一会儿,殷颂便不耐烦了,她余光看见握着拂尘静立在一旁、一派仙风道骨的白髯男人,微笑道:“父皇,不知这位是……”
皇帝这才想起来国师,忙道:“元昭啊,这是咱们大梁的国师,刚刚云游四海归来。国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有通天意等莫测手段,有他庇佑我大梁,是我大梁的幸事!你要把他当父皇一样尊敬,切不可慢待!”
魏九州摸着长髯,打量的目光游走在殷颂身上,带着隐藏的很好的恶意,殷颂只静静看着他
魏九州,魏九州
就是他,这个曾经将秦家满门,一道送上断头台的男人!
殷颂倏然一笑,先行屈膝行了一礼
“见过国师大人。”她笑语盈盈:“早听闻国师半仙之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