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5章 畅游天下(2 / 2)

加入书签

那道士摇了摇头,“天机不可泄露。”他取了三枚符交给灵璧。出了碧霞祠,便是摩崖石刻,上面留存着从古至今历代帝王来此封禅留下的书法,二人在此地盘桓一阵,太皇太后、皇太后及众妃亦随之而来,太皇太后笑道:“果然天下第一山,这十八盘一带步步惊心啊。”

皇帝道:“今日且在玉皇顶的左右厢房歇息一晚,明日再下山。孙儿配太皇太后用午膳。”

次日一早,看过泰山日出,皇帝祭拜过岱庙,便往舍身崖去,高士奇看过那碑文,道:“古往今来,不知先贤几许曾于此纵身而下,以自身性命,祈求父母康泰。”

皇帝叱道:“愚民无知!他自己纵身而下,却全然不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损的孝道!曾子早有临渊履薄之惧,况且他自己身死,不能孝顺父母,这难道是真孝吗?自我朝起,再不可有此风俗!”

高士奇颔首,“皇上也说愚民无知,可见在他们心中对此行是深信不疑的,除非开民智,否则如何禁得住?”

皇帝道:“澹人素有奇才,昨夜联诗,属你屡有佳句,你已是左春坊左庶子,便升任为翰林院侍讲学士,随朕南巡。”

至十九日,驻跸于驻桃源县,皇帝亲自视察黄河北岸各项险要工程,召河道总督靳辅入见,“朕在宫中,向来留心河务,并详细阅览、时加探讨尔防诸书及历年所进河图等,但毕竟未见险情实况。今详勘地势,如肖家渡等七处地区,实甚为危险,所筑长堤与逼水坝须随时保护。”

靳辅应是,“微臣本想以减少水闸之法,节省人力,如今听皇上指使,却知是微臣想得太过简单。”

皇帝指着地图,道:“肖家渡、九里冈、崔家镇、徐升坝、七里沟、黄家咀、新庄一带皆吃紧危险之处,所筑长堤与逼水坝须时加防护。可以以减水坝而分洪,只能周济目前的危机,倘若一旦遇到黄河水泛滥,减水坝有决口的忧虑,爱卿须得详加筹划,采取有力措施,使黄河顺势东下,水行刷沙,永无壅决,黄河河工皆极为辛苦,劳烦爱卿善加抚恤,严禁克扣河工粮食。”

靳辅道:“微臣谨遵皇帝圣谕。”

皇帝拍拍靳辅的肩膀,“当日爱卿离京,爱卿四十有五,如今你已年过五十,治理黄河全赖爱卿之功,辛苦爱卿了。”

靳辅忙道:“皇上之言令微臣汗颜,治理水患,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微臣怎敢惜微薄残躯,而置天下百姓于不顾,自当恪尽职守。”

十月二十至二十二,皇帝一路南下,巡视天妃闸、高邮、宝应各地,沿途视察水患,并亲自召见当地乡老,询问导致水灾泛滥的缘故,并督导当地官员尽快浚疏恶水。十月二十六方至苏州府,次日高士奇、明珠、苏州府地方官等人陪同皇帝同游虎丘,虽是秋日,可南方天气温暖,此时山间亦是郁郁葱葱,一派苍翠,寺庙隐没于层林之中,晨钟声袅袅而至,一派珈蓝静谧。

高士奇道:“这虎丘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美誉,皇上今日既然来此,必得去试剑石、虎丘剑池等地去看。”

皇帝登高临下,可见苏州府街上人流如织,锦衣华服,衣香鬓影,“苏杭一带商贾众多,民风向奢,为政者须得事事务本,务必使家家自给自足,可挽本地风气。”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