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七章 忽必烈的决心(2 / 2)

加入书签

在元朝成立以后,忽必烈准备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卫队,而对于卫队队长的人选,忽必烈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人选,将有着保护御驾功能的卫队交给了董文炳并对其他前来应征卫队队长的将使说,只有董文炳才能胜任这个职位。在此之后私下见面时,忽必烈都会对他叫他一声大哥,如亲兄弟般相待。

后来汉将李璮造反,忽必烈命董文炳前去平定叛乱,果不其然他不负忽必烈的信任,顺利地镇压了此次叛乱。但因为汉将李璮造反的原因,忽必烈对世侯都充满了怀疑和芥蒂,便下达了一系列政策来削弱权势极大的世侯,各个世侯都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削弱,可是唯有董氏没有受到削弱。

这样董氏隐隐约约拥有了极大的权势,并成为朝廷上地位最高,权势最盛的汉侯家族。之后董文炳为了元朝的发展去扩大疆土,南北征战打下了大量地盘。再一次站和大宋的战斗中,在宋军的漫天箭矢中,一支飞箭直勾勾贯穿了董文炳的左臂并插入他左肋,当时就是鲜血直流,而他满不在乎地拔出箭矢,将其扔给左右随从并继续气势昂扬地去前线督战。

后来忽必烈授董文炳以重任,派他去大都主持事务,并给他其极大的权力,大都的事务无论大小,都由董文炳过目并审核。董文炳说君王把大任交给他,是对他的信任,而不是养虎为患,要不徇私枉法,如果不这样,就会陷入危险之中,这样就辜负了君王对自己的信任。来到大都后董文君十分有自知之明,不贪赃枉法,也未干涉政务,反而是努力用自己的实力来平衡朝堂局面,制衡其他权臣,来保持政局的平稳。

董文炳有两个儿子,长子在与宋军对决的时候身中数枪马革裹尸,而他的二儿子董士选才华横溢,能力出众,分外受忽必烈赏识,在朝廷上身居要职。不过忽必烈在准备这一次大战的时候,也想到也许自己会有可能再也回不了大都去,所以便将自己的孙子铁木尔送去了窝阔台,而他也将董文炳的儿子董士选也列入了随行的人员当中,这也是因为他知道这个人的能力是可以所有担当的,所以他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而董文炳虽然此时已经六十岁高龄,但还是跟着他一起上了战场,只是因为身体一直都不好所以一直都没有上阵杀敌,可只要忽必烈看到他就会觉得心安,而此时此刻当他看到了董文炳的时候还是感到了心安,这就是这个人最大的的作用了,当即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安心感觉,他抬起头凄然的笑了起来“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好了,命令全军进入草原,我们就和他们在那里决一死战好了!”

大宋男儿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