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分配(2 / 2)
这两个造船厂基本上就是海军造船势力的中流砥柱,其余的几个小型造船厂的规模受限于位置和政策,都很难能够发展起来,只能够作为提供轻型战舰、近海巡逻舰及辅助舰的厂商。
但是目前共和国的造舰规模依旧并不是很完善,两个大型的造船厂承担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海军订单,并且还有着完善的分工,这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情况。
无论是出于分权制衡,还是防备敌人重点打击的思路,共和国都有必要继续扩大自己造船厂的数量和规模。
在计划中,共和国将会新建两个大型造船厂和一个中型造船厂。
分别是在刚刚收复的奉系-大联、沪上,还有一个则是在缅区的仰光南部的河流入海口附近。
这两个地方都是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深足够的区域,相当适合造船厂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造船工业并不仅仅就是一个造船厂,他的背后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链,包括钢铁冶炼、油漆、电缆生产、船上设施等。
这些造船所需要的产物,并不会通过铁路,从工业更为发达的西南三省中通过铁路运过来,而是在仰光附近建立工厂,开采矿物,最终一点点的变成正在建造的船舶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原材料的供应,道路的建设、货物的运输还是为了工人提供饮食、住宿、休闲,都是会给当地的百姓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工程。
缅区在被共和国占领改造之后的这几年中,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动乱,即使是被共和国有意的削减了工业的产值,当做了一个相对贫穷的农业区域来规划,但是一直没有出现问题,并且同化工程也是卓有成效。
这个中型的造船厂项目,就相当于是一个带有着试探意义的奖励项目,只要缅区在这次的事情中表现得比较良好,之后的和印度洋有关的工业建设当中,也会恰当的分给这片土地一些利益。
仰光造船厂主要是用于生产驱逐舰、潜艇等小型舰艇,以及中型的民用货船,像是集装箱货船、散货船等。
现在共和国对于散货船的需求相当大,即使是造船厂正式投产是几年后的事情,但是依旧能够从中分到一杯羹。
至于说位于大联的造船厂,则是一个大中型军用舰艇的生产基地,主要的生产对象是万吨级到三万五千吨吨级别的战舰。
在造船厂的选址还仅仅是一片荒地的时候,相关的订单就已经下达了不少,并且已经开始设计。
其中最大的两艘战舰,就是为印度洋舰队专门设计的两艘大型巡洋舰,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镇东】【镇西】。
标准排水量两万七千吨,满载排水量三万五千吨,装备有三座三联装305火炮,12座双联装137高平两用炮,以及众多的小型防空炮。
305的火炮是超越了条约所规定的巡洋舰的口径限制的,为了规避,暂且使用3座四联装203火炮,在真的需要作战的时候,或者是条约到期之后,只需要一个星期就能够完成换装和测试的过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