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一剑典(1 / 2)

加入书签

半个时辰以后,洪天成一脸古怪的走出了名为“流韵溢彩”的水榭。 .更新最快

皇甫嵩招他亲见的目的果然不出所料——把他踢走,踢出天一宗。

不过,让洪天成奇怪的是,皇甫嵩还赋予了他一项权力,给了他一个名号。

天一剑使!

这个名号上万年来,一直等同于是天一宗的监查使,也就是巡山弟子的头上司,谁坐上这个位置,谁就是天一宗万余巡山弟子的老大。

当然,事实上并没有这么美好。

既然这个职位叫天一剑使而不是监查使,即可知道,这只是一个虚衔,是个闲散职位,巡山弟子真的头上司其实是戒法殿首席弟子,也就是同时掌控者天一宗情报组织“鹰眼”的李擎天。

就职务上来,洪天成这个天一剑使,正好是他的副手。

这就有些值得玩味了!

皇甫嵩已经执掌天一宗近三百余年了,差不多该到了退位的时候了,而眼下接任天一宗主之位的选择有两个:一是方谦一,二是李擎天。

要论起心计权术,李擎天无疑是最好的人选,可方谦一坐这个位置似乎更加名正言顺。

起来,洪天成跟李擎天和方谦一的都有关系,不管是好坏,总归是有。

于是,无形间,皇甫嵩的这项任命似乎被涂上一层阴谋的色彩。

洪天成同样这么想,他虽然不知道皇甫嵩是怎么想的,但他有种感觉,皇甫嵩任命他天一剑使的目的没有那么简单。

可惜,这次洪天成错了,其他人也错了。

皇甫嵩任命他为天一剑使还真的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因为他心中矛盾的结果罢了。

目下借着遍地战争的机会,宗老会东风再起,势力大涨,压得宗派这一方无奈下不得不尽量低调行事,留下洪天成等若是给宗门按下了一个不稳定的因素,这不是皇甫嵩希望看到的,而放弃气运正盛的洪天成,皇甫嵩又舍不得。

两下权衡下,干脆给了洪天成一个天一剑使的虚职。

因为天一剑使虽是巡山弟子的头上司,可同样是一个外事弟子,需要时刻在九华大地四处遨游,以监查天一宗各项生意,分舵,秘舵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天一剑使同样是监查使的原因。

在皇甫嵩看来,这是一个完美的一举两则的决定。

一来,他不用放弃洪天成,依然能将他的名字写在天一宗的名录上;二来,他又可以让洪天成暂时留在宗门的视线之外,不致引起宗老会的反弹。

可惜,皇甫嵩不知道,他的这个决定,却着着实实的被人误读了。

李擎天感觉,皇甫嵩这是想在他身边按个探子,以支持方谦一;方谦一则认为,皇甫嵩这是想削弱他的实力,以支持李擎天。

一时间,宗门内各种猜想纷纷涌现,谣言四起,消息满天飞,弄得底下的弟子个个紧张不已,生怕被卷进争权夺利的是非圈。

而作为事件焦的,洪天成却赫然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之中。

难道他走了?

众人不由的猜测。

其实,洪天成并没有走,甚至都没有离开过五指连峰的中峰——都天峰。

他在藏经阁,在翻阅天一宗至高无上的镇派绝学——《剑典》。

这是洪天成提出的条件,皇甫嵩答应了。

其实,这也是洪天成应得的。

天一宗每一名弟子在晋升结丹期,成为真传弟子后都有三年的时间来研习《剑典》。

在回到天一宗之前,洪天成并没有翻阅《剑典》的打算,毕竟他之所以能够晋升到结丹期,靠的还是脱变自“十龙十象锻体术”的“洪氏锻体术”,他根本算不得是纯粹的剑修,看了《剑典》也不会有更大的收获。

然而,镇邪宝华却不这么想。

在前去见皇甫嵩的时候,镇邪宝华就提出,让洪天成向皇甫嵩提出翻阅《剑典》的请求,而且是一定要成功。

洪天成没镇邪宝华闹得没办法,只好提了出来,在心里,他其实是想早离开天一宗。留在一个不想你留下的地方,那滋味可是不太好受。

不过,镇邪宝华态度坚决,没读过《剑典》就不能走,洪天成也只好无奈的从了。

事实上,如今洪天成真的要谢谢镇邪宝华。

《剑典》作为天一宗至高无上的绝学,并不如常人想象的那般是一部威力无穷,通天彻地的功法,它仅仅是数万年来天一宗的强者们留下来的心得笔记,一本一本,一卷一卷,一册一册,聚沙成塔,成就了一部《剑典》。

里面没有一招一式,没有任何剑诀法诀,可是就是这样一部什么都不能教给别人的典籍,造就了天一宗内无数的剑道高手,成就了如今天一宗天下剑宗之首的地位。

可想而知,《剑典》的价值究竟有多大。

洪天成以前没资格翻阅《剑典》,心里对其还真没多重视,自从决定转修魔道功法后,剑修的路子似乎也与他越来越远。可如今真正的翻阅了《剑典》,洪天成才算明白,天一宗能够传承万年来,底蕴是何等样的浑厚,《剑典》是何等样一部伟大的绝学,能在天一宗内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当之无愧。

《剑典》玄奥无比,艰难晦涩,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蕴含着那些前辈先贤的大智慧,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玄妙,非是常人可懂。

洪天成从长在天一宗,对剑修不可谓不熟悉,就算他并没有在剑修的路上走太远,但功底总还算是扎实,可尽管如此,他读起《剑典》依然是磕磕巴巴,难以通顺,大量内容和语句更是难以理解,只能靠着死记硬背。

三年的光阴,第一年就在洪天成死记硬背中度过了。

其实洪天成却是走了一个弯路,这也是因为他无人指导的原因。在天一宗内,只要是外门弟子修炼至筑基期,不管是个人自愿还是宗门安排,总要拜下一个师父,以指这弟子进一步的修行之路,当然,这样的师徒关系,其实只是挂个名,并不见得师父对徒弟有多么重视。

洪天成却不同。

他早年入门之前就拜了洪振荣做师父,可洪振荣偏偏早已失踪多年,根本没有丝毫踪迹可寻,宗门内业已认定他已身亡,所以在洪天成达到筑基期以后,并没有再拜下另一个师父。

这样的客观情况,使得缺乏指导的洪天成对宗门内需要师父指一些常识竟是一无所知。

就拿翻阅《剑典》这事来吧。

《剑典》万年累积下来,多达三千两百二十八卷,每一卷又有十册,算来整部《剑典》足足有三万两千二十八本,每一本少则数百字,多则上万字,岂是人脑能够一一记清楚的。

所以,每一个真传弟子得到翻阅《剑典》的机会后,都会选择一卷跟自己的所学相辅相成的来研习,这样才能将有限的精力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可洪天成不知道这一,他只能埋首苦读,试图一一,将这三千两百二十八卷《剑典》全部蚕食进肚子,化为己有。

以一般的情况来,洪天成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可洪天成身上就是有这么一股子韧劲儿,越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越是要做到。而且,他也误会以前那些翻阅《剑典》的真传弟子了,他以为别人都能将《剑典》全部看完,为什么他不能!

他或许资质普通,但同样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心气。

倔强起来的洪天成是很可怕的。

一年的时间,洪天成就将《剑典》全部读完了,能理解的他尽量去理解,不能理解的,他全部都记了下来。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那洋洋洒洒数不清的文字差挤爆他的脑袋瓜。这一年,他如同着了魔一般,坐卧立行,吃喝拉撒,无时无刻不在默诵着《剑典》,他不断的告诉自己,别人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

而一年后,他真的做到了。

他记下了《剑典》的全部内容,而且倒背如流。

到了第二年,洪天成开终于可是研习起《剑典》的内容了。

而这一研习又是一年。

眼看着,第三个年头就要来了。

洪天成却入定了。

…………

五年后,一个早晨,一个外门弟子推门走进藏经阁,开始一层一层打扫起来。

这个工作自从他进入天一宗后,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了五年了。

他没有抱怨过,也没有自哀自怜过。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资质并不好,要不是家族里跟天一宗一个长老有深厚的交情,他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天一宗内。

打扫藏经阁并不是一个很苦的差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