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7章 亏大了(1 / 2)

加入书签

到此为止的一切都无人有异议,然而当杜衷全宣读完圣旨,康敬绎站起来说了一句话后,整个场面霎时间沸腾了。

康敬绎问:“若朕执意要立皇甫氏为后,众卿家意欲何为?”

下跪的百余名臣武将——除了百里赞等人外——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高呼:“臣等恳请皇三思!”

康敬绎朝天翻了个大白眼。

书省尚书直起身,双手捧笏板高声道:“皇,皇是德昭孝怜皇太后所出,敬宗皇帝嫡长子,是实至名归的真龙天子,今日身登大宝,臣等仰慕圣光,同被恩泽,莫敢不服!但皇甫氏乃是罪臣皇甫青泰之女,虽与皇是患难夫妻,恩重情深,但皇甫青泰与先帝合谋荼害皇嗣、残杀手足,欺君罔,乃是死罪!皇若要立罪臣之女为后,又岂能不饶恕皇甫青泰?而一旦轻饶皇甫青泰,便等于是开了欺君无罪、因女得荣的先河,不但于皇千秋圣名有损,万一后人争相效仿,有恃无恐,到那时君臣异心,国本动荡,大楚江山社稷危矣!”

他一说完,下跪群臣又齐声高呼:“请皇三思!”整齐得像排练过似的。

康敬绎半天不发一语,曹迁忍不住小声问对面的百里赞:“先生,皇怎么不说话?”

百里赞忍笑忍得内伤,憋着气回答:“皇八成没太听懂……”不过也没事,反正该说什么他事先已经写好,给康敬绎认真地背过了。

老尚书的话康敬绎有没有完全听懂不得而知,但核心意思他肯定是懂了。

“所以赵大人的意思是,朕如果立皇甫氏为皇后,你要带着大家造反,是吗?”康敬绎慢悠悠地问。

赵尚书大惊失色,连忙伏到地去:“老臣不敢!”

康敬绎冷笑一声,反问:“不敢?你们这些人有什么不敢干的?当初先帝尚是太子时,若不是你们与他沆瀣一气,蒙蔽父皇,朕又岂会轻易被流放到燕州?直到去年朕与先帝在宣州开战时,你们仍然助纣为虐,把大好的采,都用来写讨伐朕的檄!等到江山易主,改朝换代,你们又争先恐后地口诛笔伐,问罪先帝。一个个如墙头草般随风摇摆,见风使舵,眼里只有自己的高官厚禄,可曾为大楚的江山社稷认真出过一份力?”

他的嗓音极响亮,带着勃发的怒意,直传出几十丈开外,回荡在金殿空。

群臣惶然伏地:“臣等万死!”

“而皇甫氏,在朕落难之际不离不弃,燕地苦寒,她带领两万燕州将士事生产,务农桑,勤耕苦种,休养生息,这才有了朕今日龙袍加身,荣登九五的荣耀!”

康敬绎冷冷地扫了一眼跪在眼前的一干人等,沉下声音道:“在朕刚入京城时,皇甫氏便劝诫朕,要对你们宽容大度,唯贤是用,可你们呢?!你们却咄咄逼人,不依不饶!你们都是堂堂七尺男儿,肩担朝廷大事,社稷安危,本该心胸宽广,海纳百川,却一个个小肚鸡肠,毫无容人雅量!”

以赵尚书为代表的武大臣个个汗流浃背,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连你们这样食古不化不通人情的人朕都能宽恕,能量才适用,皇甫氏身为朕登基的第一功臣,朕的结发妻子,却又为何连皇后也做不得了呢!”

这时殿前一人抬起头来,拱手道:“皇,皇甫氏从前并非皇的嫡妻,而是侍妾,既是侍妾,便无荣尊国母之理,皇若要封皇甫氏为皇后,又将置王妃谢氏于何地。”

康敬绎瞬间大怒:“你好大的胆子!”

那人昂起头,不卑不亢地道:“臣乃言官之首,可论天子家事,下可责百官不职,站得稳,行得正,无畏无惧,皇若要降罪,臣死不足惜,只怕后世会传皇刚愎自用,不听人言,到那时悔之亦晚矣。”

康敬绎气得七窍生烟,又不能下令将此人拖出去砍了,否则这圣明天子甫一登基便诛杀言官,传出去只怕反而成了康敬颉东山再起的把柄,那亏大了。

幸好另有一官员开口道:“谢氏虽为正妃,但谢家亦是先帝的拥护者,更无子嗣,谢氏死后,皇甫氏代行正妻之责,虽无名却有实。”

岂料那言官马又说:“既然谢氏早逝,皇又偏爱皇甫氏,为何当初不立皇甫氏为正妃?”

这下那官员无话可说了。的确实如此,如果正妻早死,房又有品行端正的侍妾,按理是可以扶正的,但康敬绎并没有这么做,此刻被言官指出,竟是无一人能再为他辩驳。

康敬绎鼓着一对水牛眼,憋了半天愣没憋出一个字来。他承认这一点确实是自己长久以来疏忽了,谢玉婵死后,王府便是玉莹一个人做主,虽然是妾的身份,但人人都以她为主母,不敢不敬,而玉莹似乎也并不在意名分,从未提过此事……

好吧这种事本来不该由女子来提,康敬绎很想甩自己一个耳光。

金殿前一片死寂,康敬绎既想掐死下面这片人,又想掐死自己,一想到稍后这金殿前的事传到耀华宫去,被玉莹听到了,说不定会多心,以为自己真的从来也没有要以她为正妻、为皇后的心,那完蛋了!

关于立谁为皇后的事,康敬绎一开始并没想到会这么蹉跎,在他一根筋的脑袋里,满以为不会有人反对他立玉莹为皇后,还是百里赞有先见之明,劝他先把这个意思透露给朝的大臣们,看看大家的意思,结果果不其然,所有人清一色地不同意,理由五花八门,不过都跳不出“皇甫玉莹是皇甫青泰的女儿,罪臣之女岂可为后”的这个出发点。

康敬绎一意孤行,大臣们殊死劝谏,拉锯战持续了两个月,甚至被玉莹撞见了几位大臣在御书房外等着进谏的场面。和所有男人一样,康敬绎不希望玉莹为这种无谓的事烦心,便想要自己偷偷把问题解决了,直接封她为后,可谁知道,一直拖到登基的这天,大臣们竟然还是不同意,简直气死人了。

“皇,臣有个主意。”百里赞眼看康敬绎的脸都紫了,随时会气昏过去的模样,终于良心发现,出面解围。

康敬绎深吸一口气,命令:“说。”

百里赞拱手道:“诸位同僚认为皇甫氏不宜被立为皇后,无非是因为皇后母仪天下,出身要干净,皇甫家与谢家都是先帝的拥护者,按理都不能封后,但皇宅心仁厚,福泽天下,又岂会因为父兄之过苛责妻妾?”

康敬绎听得不耐烦,直磨后槽牙:“你到底想说什么?”

“臣以为,谢氏生前对皇也算是一片真心,如今人已经没了,皇不妨追封谢氏为皇后,然后封皇甫氏为皇贵妃,代行后权,统领六宫,这样一来,既体现了皇胸怀博广,顾念旧情,又无需再为皇后人选烦忧,皇贵妃之位等同于副后,皇甫氏又代行后权,便是无名有实的皇后,与从前在王府时并无区别。皇以为如何?”百里赞说完,一鞠到底。

早在他陈述的过程,下跪的武百官已一片哗然,然而直到他说完了,也没有人能站出来反驳。

百里赞这番话,确实是眼下最合适的安排了,如果说不论玉莹父亲罪臣的过错,那么同样必须宽恕谢玉婵。追封谢玉婵,然后空缺后位,由玉莹以皇贵妃之名代行后权,既避免了皇后出身不端的难堪,又给予了玉莹后宫最高的地位,荣宠无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