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楚国朝堂(2 / 2)
至于当时大权独揽的项燕,昌平君只需一个给其统兵的机会,就能将其牢牢的栓在淮南,使得其对朝堂之事鞭长莫及。
便比如现在,昌平君已经基本掌握了楚国朝堂,然而身为令尹的项燕却依旧在领兵驻守寿春,且寿春距离江东足有千里之遥,消息传递极不顺利,故而即便项燕知道了一些事情,再想要前去干涉的话,也已经为时已晚。这便使得项燕虽有令尹hi职,然却无令尹之实,特别是去年冬季的一场大败,使得项燕在楚国朝堂上的威望大打折扣,而昌平君便更加肆无忌惮的打压异己,收拢权力。
到了如今,除了远在寿春的项燕,楚国绝大部分权贵都已经归附于昌平君,昌平君也因此体会到了一国君主的威严,而不是像刚来楚国那般夹着尾巴做人。
而项氏一族世代为楚国将门,项燕对楚国自是忠心耿耿。虽然眼睁睁的看着昌平君收拢权力,项燕心里有些不好受,然而毕竟自己是臣,而昌平君是君,故而对于朝堂之事,项燕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看不见而已。
这日,昌平君收到项燕十万侯、魏武侯时期,秦国屡屡向魏国割让河西之地。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时期,魏国又屡屡割让河西、河东、河内之地与秦国。赵、燕、齐、韩等国亦有割让土地的历史,而如今,秦国又将唐、随等地割让给魏国。如果按照咸尹的意思,割地赔款是有辱国体之事的话,我楚国亦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么做的,又有哪国敢笑话楚国?
再说割地只是一时之计,待以后我楚国国力强盛之后,那些丢失的土地自会被收复回来,到时候,人们称颂的只是大王您为了楚国不得不忍辱负重,而没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大王您惧怕魏国才割地求和的。”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