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要给钱,不然就死(2 / 2)
虽然淮军的战力堪忧,但怎么也有3万的兵力,虽然法军可能压着淮军往死里打,但那是在安南。现在淮军加强了武力,那么自己这5000陆战队,还可以像法军一样,压着淮军打吗?
既然这次的陆战队不够,那只有从亚洲抽调同,但亚洲能抽调陆军,大概就只有日本了。如果一旦联军与日本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纠纷,那么从日本抽调陆战队的计划,将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只要联军没有足够的陆战队,那么联军就不能进入陆地深处,对满清的北京造成损伤。
艾拉克推理真是十分的精彩,只不过如果成锋知道了这些想法,只会轻轻一笑,你以为我的目标是你,你只是想太多了,你还没有重要到这种程度。当日本人的杀了一名水兵,引发了东京湾港口发生的事件,传回黄埔的时候,张睿正对着重巡洋舰的图纸冥思苦想。
虽然泰山级重巡洋舰,已经进入量产阶段,但张睿对于泰山号还是有着非常大的意见。一艘6000吨级的重型巡洋舰,居然只有四百二百五十毫米重炮,作为一艘重巡,要靠火力吃饭的,这点火力对于重巡洋舰来说,实在是太小了,为了增强泰山级的战斗力,张睿只能另想办法。
那就是为泰山级重巡洋舰编队,加装更强大的火力,张睿优先考虑的便是鱼雷。当然,张睿并不是为泰山及加装鱼雷,而是为泰山级的编队加装鱼雷。当皇甫号实验舰完成海试,正式进入南海舰队服役之时,代表南海舰队新的舰队编成条例开始实施。
作为黄埔现在最重要的舰队主力,泰山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作为编队的指挥使用。而类似于黄埔号这样的铁甲舰,将会作为单纯的火力平台,作为最前沿的火力单位。如此一来,泰山级的重要性,将会成倍的提高。
而且泰山级的作战任务,需要在长时间进行海外部署,是作为一支舰队的指挥中心,既要负责指挥,自然也会担任一定的战斗任务。既然要担任战斗任务,那就肯定会有损伤,作为指挥舰的泰山号,肯定需要其他军舰进行保护。当铁甲舰或者说战列舰前出加入战斗时,那么泰山级的护卫任务将会交付到海帆级。现在的海帆级装甲巡洋舰,虽然火力凶猛,炮弹毁伤能力不足。
150毫米炮弹即便使用了穿甲高爆弹,以无防护军舰可以造成足够的毁伤效果,但对于新型的装甲巡洋舰,这有些略微不足。毕竟口径摆在那里,哪怕是采用了高装药系数的高爆弹,毁伤能力也比不上大口径的穿甲弹。
为了提升海帆级的攻击能力,也为了保护泰山级的安全,张睿不得不使用自己金手指,开发新型的鱼雷。其实在这个时候,欧洲各国军舰已经开始普遍装备鱼雷,即便是德国为北洋舰的定远级铁甲舰,也装备了三具鱼雷发射管。不过这时候的鱼雷,还是以蒸汽动力为动力,有效攻击距离也就是500米。
而这个500米对于海帆级来说,处于中近距离交战,使用鱼雷的效能,并不大火炮强太多。这也是为什么海帆级不装备鱼雷的原因所在。你想想,一根鱼雷发射管,再加上鱼雷的重量同,最少也是一吨的重量。
一吨的重量,可是相当于20发150毫米炮弹。与其浪费这样的排水量,加装一枚射程只有500米的武器,还不如增加炮弹的携带量。但现在不同了,据欧洲最新的情报显示,欧洲的交战距离,在英国人的坚持努力下,终于确定在3000米左右。既然距离在3000米左右,那么150毫米火炮的穿甲和毁伤能力将会进一步降低。
随着新型巡洋舰的出现,海帆级要保护泰山级的安全。必须把交战距离拉近到1500米,才能对敌舰造成致命的伤害。在这种距离的交战环境,海帆级为了保护泰山级,必须在拥有近距离对敌一击致命的能力。
而这一击致命的能力,最好的武器选择,便是之前被放弃的鱼雷。经过沈铁匠的不懈研究和努力后,黄埔的第一款自产鱼雷,终于摆在了张睿的面前。
最开始看到这款自产鱼雷的张睿,只能用亮瞎了眼来表达自己心里的佩服之情,因为这款鱼雷使用的是火箭动力。真他娘见到鬼,也不知道沈铁匠从哪里来的灵感,将鱼雷与火箭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火箭式鱼雷。
当然这个名字,若是从名字上来理解,这应该是一种可以在水下使用的火箭,推动鱼雷前进,然后击毁敌舰。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款鱼雷,反而更像是后世的无控火箭炮,至少在张睿看来,沈铁匠提交上来的这份报告,应该改成这个名字,叫做无控火箭弹。在沈铁匠的设想里,这种火箭弹有方向机构,可以在交战的时候,对敌进行打击,为了保证命中率,沈铁匠还将20门火箭炮绑在一起,组成一个发射阵列。
这样的战术设想,让张睿有些哭笑不得,这完成是将陆军的武器,强行搬上军舰嘛。
至于火箭炮的命中率,张睿只能在心里表示惋惜,在没有可控火箭弹时代,命中真的只能靠信仰。
因为在十次打靶的过程中,竟然有六次脱靶,而且这还是相对静止的状态下打靶。如果双方舰队都在运动交战中,双方军队就是运动不停的,那命中率能有多少?
实在让人堪忧。其实与这份火箭鱼雷相比,铁匠提供的另一份鱼雷的设计图设计,就更加靠谱一些。虽然只是参照了英国的白头鱼雷,但在细节上进行了改进,使有效射程也能达到一千米,但使用的动力来源还是蒸汽动力为主。
不过这种鱼雷的发射过程,却是十分的复杂,在发射前必须往鱼雷里填充蒸汽,然后这些蒸汽再带动螺旋桨,推动鱼雷前进。
作者 澹台洛舒 说:喜欢的请收藏。
↑返回顶部↑